中国卡车信息网 >> 市场动态 >> 正文
河北:首条BOT+EPC高速公路通车
文章来源: 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 2015年12月08日
分享按钮

  近日,衡德高速公路故城支线通车,结束了故城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故城支线很短,起点位于故城县城东卫运河,终点位于与衡德高速主线交叉处,全长27.25公里,不到河北省高速通车总里程的0.46%。“但该路段省内首次采用BOT+EPC建设新模式,在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省交投集团总经理王国清说,它完全由企业出资修建,不用政府举债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巨大,在传统建设模式中,各级政府需具备一定投资能力。“但地方政府往往没有足够财力进行投资。而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又使政府投资建设高速公路的途径受到限制。”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筹建处处长孙国忠说,突破资金瓶颈,必须改革创新。

  BOT+EPC建设新模式应运而生。其中,BOT为“建设—经营—转让”。EPC是指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对工程质量、安全、费用和工期进行负责。

  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省交投集团和河北路桥两大企业共同出资,省交投集团旗下的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筹建处和河北路桥分别为业主和施工方。2014年2月,故城支线正式开工。

  新模式带来新气象,道路建设效率大幅提高。省交投集团和河北路桥共同投资24.46亿元,在19个月的有效施工期内,实现了全线通车,工期比传统模式下提前约17个月。“因为要承担更多设备和更多人力成本,施工方对工期比过去更为在意,千方百计提高建设效率,工程造价也显著降低。”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筹建处常务副处长郑志平说。

  时间快了、成本低了,质量如何保障?“经过检测,道路质量达标。”王国清说,如果质量出现问题,施工方要与业主共担责任,因此质量永远被摆在第一位。

  “在BOT+EPC建设新模式下,业主和施工方目标同向、工作同体、责任同担,取得了很大成效。”王国清表示,故城支线建设实现了全省投资最省、质量最好的预定目标。

(值班编辑:zzz)
▋新闻关键词:
信息检索
关键字
最新专题
图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