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集车辆公告,H股回购要约已截止。于2024年5月30日下午4时正,已就143,475,580股H股(占公司全部已发行H股的约25.44%及全部已发行股本的约7.11%)接获H股回购要约的有效接纳。
香港联交所已根据上市规则第6.15条批准撤销H股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H股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自2024年6月3日下午4时正起撤销。
从更宏观的资本市场视角来看,中集车辆的私有化退市不仅是其自主的战略选择,更可以洞察到资本市场的宏观动态和趋势。
其实,中集车辆的这一举措并非是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A+H上市公司私有化浪潮中的其中之一。究其根本,这背后与近年来港股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及公司股价估值过低紧密相关。
简单来说,H股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其股价相对于A股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折价现象。并且随着市场不断发展,这种价差并未得到有效修复,反而逐渐演变成了拖累A股市场表现的一个因素。
中集车辆的退市理由,与上述情况大体一致。公司曾在公告中明确指出,第一,H股较低的交易量和有限的流动性,使得公司难以在港交所进行有效的融资活动;第二,自愿退市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节约与H股上市相关的监管合规成本和费用。
因此,中集车辆认为,H股回购要约及自愿退市的实施,符合公司及所有股东的整体利益。
不可否认的是,中集车辆H股的溢价私有化退市,无疑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案例。它不仅关系到中集车辆自身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也对港股市场的结构、A+H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市场各方将对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这过程本身,就是资本市场不断演进和自我完善的体现。
企业介绍: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039.SZ/1839.HK)是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企业,中国道路运输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中国新能源专用车领域的探索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