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信息网 >> 经济风向 >> 正文
高层座谈海关一体化 京津冀区域内物流加速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日期: 2014年08月05日
分享按钮

  京津冀海关通关一体化7月1日起在京津两地全面展开,10月份将扩大到石家庄海关。京津冀区域内物流流动将加速。

  6月28、29两日,北京市领导再度率队调研河北,和京冀两地高层座谈。

  “把形成共识的项目落到实处,重点要切实抓好交通一体化、产业链分工合作、生态环境建设这三件事,在规划对接、资源共享、协作机制三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上述座谈会上表示。

  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仍未出台,但伴随协同发展的推进,各区域正在重新定位。近期,京津冀三地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完成“跑道”铺垫,区域内多要素流动加速。

  关键词:生态、交通、产业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郭金龙和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率团赴冀学习考察,与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共商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计。

  考察地点是位于曹妃甸工业区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记者梳理发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北京市领导多次调研此地。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座谈会上,张庆伟表达了河北的决心和重点:“打造园区平台,加强产业对接,强化公共服务。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治本之策,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有力抓手,把保障区域饮水作为重大责任。积极推进交通一体化规划和建设。”

  张庆伟也谈到了期许,希望北京市立足京津冀发展全局,在唐山曹妃甸建设、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上,进一步加强与河北合作。”

  王安顺特别强调京冀两地在产业转移、大气污染治理和重点项目的合作。他表示,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合作,共同完成好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同步推进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抓好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共同做好2022年冬季奥运会申办工作,以此为机遇促进张家口、承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推动产业加快转移,重点支持企业主导的产业基地建设和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产业合作。”王安顺说。

  此前,从唐山官方了解到,该市正在联合首钢总公司在北京和曹妃甸共同筹建北京产业园,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

  座谈会上,周本顺提出两项具体建议。其一,把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新的增长点来打造。其二,希望把北京与河北重点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来抓,满足首都更大空间的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之需。

  周本顺表示,随着我国沿海开放重点转移到环渤海地区,河北沿海地区的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开放度还比较低,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郭金龙在上述座谈会上提出了六点具体建议,包括切实做好规划对接、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

  海关一体化先行

  “《京津冀区域通关改革一体化方案》由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海关和海关总署有关司室共同研究论证并提出,上报海关总署后,于今年4月份得到了批复,7月1日正式在京津两地全面展开。10月份扩大到石家庄海关。”北京海关副关长解进勇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

  同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思路一致。海关通关一体化,能够促进京津冀三地企业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域的自由流动。

  解进勇称,在一体化的模式下,三地海关统一操作规范、业务流程、执法标准,企业无论在哪个海关办理手续,都能感受到同样待遇。

  京津冀海关一体化改革将大幅度减少海关审批手续和通关环节,京津冀地区进出口企业办理跨关区货物通关的成本将有所降低。

  北京海关官方的初步测算,总体上,物流成本可降低20%~30%。

  更重要的是,这一改革意味着,首都国际机场海关、天津新港、曹妃甸港、京唐港、秦皇岛港等京津冀区域内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的海关通关实现无缝对接,三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之间也同步实施配套改革,实现保税货物自由流转,为加快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更好的海关监管服务。

  海关通关业务一体化受惠的最大行业当属物流,包括海港货物、机场空港的报告货物,将促进区域内的物流流动。

  一位北京官方机构研究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关由海关总署垂直管理,三地实现通关一体化固然传递了积极信号,但是这一举动并不能反映三地已经迈开了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步伐,在如何打破三地行政壁垒的问题上,关键还要等待京津冀协同规划的出台,看顶层如何定调。

  对于京津冀区域内的多个港口而言,实现海关通关一体化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但因该板块内各港口如何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还急需破题,这需多方合力,更考验执政者的智慧与共识。

  两大港口竞合

  摊开京津冀的版图,将北京包裹的河北省和天津市,都将目光望向了海的方向。

  河北省坐拥渤海湾腹地,拥有487公里大陆海岸线,拥有秦皇岛港、黄骅港、京唐港等优势港区,此外,还有包含着河北人“光荣与梦想”的曹妃甸港。

  曹妃甸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人。

  2004年12月,《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已建设多年的曹妃甸港正式获得中央建设许可。

  2005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做出批复,同意在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首钢落户河北曹妃甸成为定局。

  伴随这座带状小岛承接了首钢外迁项目的落户后,这个河北省“一号工程”数度成为舆论“风暴眼”。同年7月,河北省正式批准成立曹妃甸工业区。按照规划,曹妃甸港区将是一个以大钢铁、大码头、大化工、大电力为标志的国际级港城。

  至此开始轰轰烈烈的十年建设期,却因资金紧张等原因减速,甚至被舆论称为“烂尾”。

  天津港在此期间迅速崛起。201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世界排名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第十一位。全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

  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曹妃甸工业区感受到新一轮机遇,明确提出“项目攻坚2014”的口号,目标是全年以22%的增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7亿元,担当“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支点”的重任。

  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看来,曹妃甸和天津港同属环渤海区域,两地发展模式基本相同,依托港口,发展大进大出的产业,从而带动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前述受访学者认为,天津处于高度吸附资源时期,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开发量惊人。但是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一隅,对河北的辐射作用有限,的确与河北竞争关系明显。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曹妃甸港区明确自身定位,积极融入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是“后来者”的发展之路。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曹妃甸与天津双方也应携手。

  “我国北部的环渤海湾地区应该建设起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但是单纯依靠天津或曹妃甸来打造都有难度,天津滨海、北京与曹妃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更多地参与进来。”魏后凯认为。

  天津港与曹妃甸港之间的竞争只是一个缩影。更亟待顶层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天津港所在的天津滨海新区与曹妃甸港所在的曹妃甸工业区,因在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同构,未来二者将如何实现区域内的竞合、有序、协同发展?

  郭金龙的六点建议

  1.切实做好规划对接,积极配合国家层面的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修改中注重与协同发展规划相衔接,引导首都的功能向河北疏解、产业向河北挪移,促进更多要素和资源向河北聚集。

  2.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

  3.认真抓好产业对接工作,发挥好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曹妃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北京汽车、农业等产业在河北发展,共同建设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总结大气联防联控经验,继续在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完善合作机制。

  5.做好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布局。

  6.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在沟通中形成共识,聚焦重点,努力实现规划上相互衔接、建设上相互配套、政策上相互协调,形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长期、稳定制度安排。

(值班编辑:)
▋新闻关键词:
信息检索
关键字
最新专题
图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