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记者体验了一次按图索骥的全新渣土车监管。
指挥调度中心
在位于北京市政市容委办公楼七楼的指挥调度中心内,在北京市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管理系统这一平台上,包含了北京市已经注册运行的8052辆城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渣土车,371家运输企业的基本信息,近900个具有施工资质的出土工地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及位于北京市六大城区的36家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随意点击屏幕上遍布北京市地图上代表渣土车的五角星,便能查看包括车牌号、所属企业、位置、速度、车辆状态等渣土车的全部信息,是否违规一目了然。
在监控平台上,所有在线车辆一目了然
同样,选取地图上的一家建筑工地,通过安装在建筑工地的监控探头,在监控平台上就能看到建筑工地施工全过程,新的执法形式就是通过这一平台展开。
在技术人员的演示下,记者了解到,在平台上较多的绿色五角星聚集处,一般代表有多辆渣土车在一处施工单位运送建筑垃圾,通过点击查看这些“五角星”的信息,便可看到其是否有不密闭、超速等违规现象。通过平台指示的位置,可按图索骥,通知执法人员直接抵达违规现场进行执法。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冯昆与工作人员查看在线车辆情况
据悉,这一监控平台除了设置在北京市政市容委,包括北京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公安交管局、市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在内的联合执法小组都配备了这一平台,由于还在试运行阶段,目前只有是交通运输局已经开始使用这一平台,随后各执法部门的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管理系统都将上线。
除了位于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还可通过车载系统、手持终端移动执法。8月18日晚10点,记者与执法小组成员搭乘指挥调度车辆,通过手持终端查看是否有有违规行为的渣土车上路,直抵违规现场,对违规车辆和违规施工单位进行执法。与去年记者参与的联合执法最大的不同是,执法人员不用再通过在环路巡视或设卡发现是否违规,而是在发现违规行为后快速行动,实现“线上+线下”共同执法,执法效率大大提升。
北京市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管理系统手持终端
通过手持终端,指挥调度车辆可及时到达违规车辆现场
当然,这样的全新执法是否需要大量的线上监控人员?事实并非如此。
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除全面监控车辆运行轨迹外,还具备两大功能。
一是执法信息共享与案件移送。建筑垃圾管理与执法链条长,车辆未密闭和遗撒泄漏涉及城管执法,车辆涉牌、超载涉及交管执法,无道路运输证涉及交通执法,尾气排放涉及环保执法等。平台运行后,执法部门可将执法处罚结果和案件信息进行上传,系统将根据违规行为将案件派送到相关执法部门,实现“一案多查”。
二是数据分析,为政府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撑。通过大数据分析每天运行的车辆、出土的工地、运转的消纳场所,利于政府管理与执法部门对建筑垃圾违规运输进行定点打击和重点管理。
在执法过程中,一辆还未改装的渣土车被现场抓住,对于这种未按要求改装的渣土车,执法部门鼓励群众举报
由于从20日起北京建筑施工工地要求全部停工,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已提前放假。因此在北京市五环内违规车辆及施工单位已经很少,此次执法效果虽然不甚理想,但是正如执法小组成员表示的,通过全新线上监控平台启用,违规渣土车上路的现象大大减少,这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