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信息网 >> 政策法规 >> 正文
生态环境部拟升级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
文章来源:中国卡车信息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分享按钮

近日,生态环境部拟对《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进行修订,旨在解决现行标准实施过程中暴露的多重问题,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填补监管漏洞,并适应新能源汽车及特殊车型的技术发展。以下是此次修订的主要目的和重点内容:

WX20250227-161015@2x.jpg

1. 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

填补监管漏洞:现行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部分车企通过软件标定篡改逃避排放检测,三轴六轮等特殊车型缺乏适配测试设备,混合动力车的“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未被纳入技术框架等。修订后的标准将填补这些监管漏洞,确保所有车型都能被有效监管。

软件作弊管控:修订后的标准将加强对软件作弊行为的管控,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软件标定识别码(CALID)和软件标定验证码(CVN)等数据,防止生产企业对已销售车辆的软件标定进行非法修改。

2. 适应新能源汽车及特殊车型的技术发展

混合动力车监管:修订后的标准将混合动力车的“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纳入技术框架,确保能够准确评估混合动力车的真实排放水平。

三轴六轮车型测试:现行标准未明确规定三轴六轮轻型车的排放测试方法,且国内缺乏适配的六驱底盘测功机设备。修订后的标准明确,三轴六轮轻型汽车在没有适用的六驱模式底盘测功机的情况下,可依据给定的方法在四驱模式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排放检测。

3. 与排放召回制度深度衔接

故障维修数据上报:修订后的标准要求车企按月上报排放质保件的故障维修数据,取代此前“故障率超4%才上报”的宽松条款,以配合《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及时发现潜在排放缺陷。

样车及ECU封存要求:修订后的标准调整了试验样车及电子控制单元(ECU)封存要求,取消生产企业可自行封存内容,仅保留在检测机构封存备查要求,确保样车和ECU在封存期间不被调整。

4. 推动汽车行业绿色转型

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新规落地后,车企需升级检测设备、加强软件管理和数据备案,短期内可能增加合规成本。但标准趋严将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电控系统和排放策略优化领域,长期利好行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通过严格的排放要求,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加快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

5. 改善空气质量

减少移动源污染:随着固定污染源(如大型电厂、石油化工等)被严格管控,移动源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修订后的标准将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助力城市空气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污染较重的地区。

6. 加强监管和执法

明确责任:修订后的标准将明确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责任,确保排放控制相关参数的管理不失控,防止非法更改标定等行为。

完善溯源链条:修订后的标准将完善溯源链条,确保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事后监管中能够有效锁定结果并形成合法的证据。

总结

此次修订旨在通过更严格的排放控制、填补监管漏洞、适应新技术发展,推动汽车行业向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修订后的标准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轻型汽车排放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背景下,检验机构若想存续发展,必须在遵守法律、提升技术、优化服务、加强管理、建设诚信体系和配合监管等方面全面发力。唯有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方能在市场上稳固立足。

▋新闻关键词:
信息检索
关键字
最新专题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