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转到“卖方案”不是新鲜事,但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这一大环境下,把互联网思想融入到“卖方案”这一理念中,那“卖方案”这件事就显得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了。
面对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如何运用“互联网”这把钥匙打开市场机遇?当“卖方案”遇到“互联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互联网让车货匹配效率更高
在商用车行业,无论卡车还是客车,车队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让管理者通过云端数据,更高效的管理车队运输效率,这可以称得上是当前车企运用互联网做出的最普遍、最实用也最为乐于被用户接受和认可的举措。但是,对于货运车辆而言,车与人的联系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还有“货”这一环。于是,众多的货运APP应运而生,打通了“车—人—货”的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建立网络平台(诸如货运APP)不仅仅只有第三方在做,一些商用车生产企业也正在推出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或者与货运APP进行合作,以实现车货匹配效率更高。比如,陕汽推出的车轮滚滚,福田戴姆勒与罗计物流(一款找货、找车的APP)签署战略合作等,都是行业内的尝试。
这正如谭秀卿在谈卡车如何突围时讲到的一句话:“企业不仅只提供产品,还应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就当前而言,能够利用互联网,提供、分享免费信息就是一项很好的增值服务。
跨界合作让“方案”更加可行
其实,提起跨界合作,最有发言权的是互联网企业。不过,当前重卡企业在“卖方案”的同时,正在逐渐与各行各业紧密结合。比如,与专业性比较强的车辆用户共同研发车型;与电商物流用户共同探索运营模式。正如业内一位人士所言,虽然大家都在做,但各自做的程度不一,整体水平也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如此,“互联网+”时代为车企在“卖产品”向“卖方案”转变的过程中提供了更多机遇。“当前一提到互联网,就是电子商务、网上卖车,其实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一位业内人士毫不忌讳地讲。
那么,车企应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来丰富“卖方案”的内容,以此吸引更多用户。——答案是跨界合作。这一合作可以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定制车型)、也可以在产品的使用阶段(运输模式),还可以在日后提供的增值服务方面(车辆网信息共享)等。其实,这也是上述所提到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所包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