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信息网 >> 市场动态 >> 正文
【原创】中国重汽节油区域赛,惊现冠军获历史“最差”成绩!
文章来源:中国卡车信息网  作者:李秋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30日
分享按钮

  24.63升/百公里、24.02升/百公里、21.91升/百公里……中国重汽曼技术实况节油挑战赛自8月底开赛以来,豪沃T7H一次又一次刷新行业节油纪录,轮到今日(2016年9月29日)第四站华北赛区石家庄站,外界已经做好又一次被刷新重卡节油“三观”认知的时候,这次比赛成绩却没有按常规“套路”走,最终结果让人大感意外。

  华北赛区12名选手,属杨宏伟的节油成绩最好为24.89升/百公里,而就是这最好的成绩,在中国重汽节油已经开赛的分赛区里,却是跑得“最差”的冠军。

  在杨宏伟之后,华北赛区亚军靳立军,是来自于天津德邦物流的职业老司机,据了解,靳立军平时在德邦开的是进口的奔驰Actros重卡,德邦对于安全性节油性方面德邦要求相当严格,最终他跑出来的成绩为百公里油耗为25.15L。

  亚军王志强是个体跑运输的,驾驶的是中国重汽T5G车辆,此次他的节油成绩为百公里油耗为25.35L。

  不止这个赛区冠亚季军的节油成绩“不惊艳”,整个华北赛区报名参赛的选手跑出来的成绩都相对前三站来说比较“普通”,其中,百公里油耗最高达27.96L。这是怎么回事?中国重汽节油纪录真的要“砸”在这一站?

  规则严上加严,更贴近实际运营

  经过《中国卡车信息网》记者多方打探,原来中国重汽在总结前三站的经验后,对比赛规则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则更接近司机日常跑车路况和运输情况。

  首先。比赛路线设置更为复杂,本次比赛全长为89公里,从赵县服务区出发到隆尧掉头返回起点,上下两个高速收费站,沿途来往车辆较多;其次,在比赛时间要求上更为严苛,把时间限制在100分钟之内完成比赛,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司机为了省油,以比实际跑车更低的车速进行比赛。

  还是同样的相近车况在运营车辆的四辆比赛用车,按照GB1589新规要求豪沃T7H 6X2 400马力车型满载,还原日常运输状态。而严上加严的比赛规则,意味着华北赛区12位选手要打破以往分赛区的记录是非常难的。

  在比赛之初,获知比赛规则变动的场外观众,都为这次参加比赛的选手捏了一把汗,说实话,能跑出这样的成绩已是超出意料之外了。

  他们在民间已是“一等一”节油高手

  在加严后的比赛规则之下,这12名选手能跑出这样的成绩,主要在于这次参赛的选手,很多人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就是“一等一”的节油高手。据悉,这次有一半以上参赛选手都是中国重汽豪沃品牌的用户,在他们当中,很多人百公里跑30-32L油是他们日常的油耗水平。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此次参加比赛的很多都是一些个体司机,因为不是跟公司跑车,对于油耗成本支出,他们心中一直就有一本账在心里盘算着。

  就拿此次《中国卡车信息网》记者跟车直播的华北赛区冠军杨宏伟来说,今年48岁的杨宏伟,有着15年的牵引车驾龄,他现在带着儿子一起跑车,以前开一汽解放J6,今年年初寻思着换一辆接近进口车性能的车,经庞大经销商推荐换了一辆中国重汽豪沃T7H,开了7个月多,他日常百公里油耗在30L之间。

  往日不俗的节油业绩,让杨宏伟对这次夺冠有着十分把握,然而,对于最后跑出百公里油耗24.89L,他也感到非常惊讶,虽然比赛规则加严后,他有信心跑第一,但是没想到能跑出这么低的油耗。

  不可否认,因为他现在驾驶的车辆就是豪沃T7H 400马力 6X2的车,对比赛用车没有陌生感也为他赢得了些许优势。但是,追根溯源,杨宏伟能力压群雄,一举摘得华北赛区桂冠,关键还是在于杨宏伟平常扎实的节油功底和驾驶技巧上。

  故障率下降一半服务站直呼没活干

  一款产品要让个体司机用户满意,确实非常不容易。因为他们对车辆综合性能往往要求较高,口味往往比较“刁钻”。当初杨宏伟选择中国重汽产品也是做过精心比较的。


  杨宏伟跟他一帮司机兄弟,抽空相互之间会对各自拥有的车辆做测试,拿相同配置同类车型,不同品牌的车拉同样的货物,跑一样的路线。最后综合比下来,杨宏伟发现中国重汽豪沃的车辆性能是过硬的。

  “无论是节油方面,还是动力性和操控性方面比,中国重汽豪沃这车确实不错,开着省力,动力强,爬坡不费劲,跑长途很舒适。”据杨宏伟介绍,他是他们遵化平安镇第一个买中国重汽豪沃品牌车的,在他的带动下,两个月后,他们镇陆续采购了十多辆中国重汽车。

  中国重汽曼技术产品跟上一代的产品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多散户的认同?中国重汽销售部副总经理魏福平在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分管售后服务工作,他的体会是,中国重曼技术产品上来以后,中国重汽产品故障率下降了一半以上,至于服务站都“抱怨”没活可干,只能挣点保养费。

  魏福平指出尤其共轨发动机出现以后,以前司机的驾驶经验放到现在可能就不适用了,尤其是国外发动机技术跟国内发动机还是有所不一样的。

  针对这一情况,不久前中国重汽专门派了4名工作人员赶赴德国去曼公司的培训基地和4S店去取经,学习如何进行专业的培训。“我们不仅去学习,曼公司很快还要派专家过来,实地指导教学。” 魏福平强调,我们并不是就举办这一次节油赛,走走过场,培训一天就草草收场了。针对中国司机正确驾驶曼技术产品的培训工作,中国重汽会持续通过各种渠道坚持做下去,我们希望将正确高效节油驾驶习惯普及到国内每个司机,让他们都成为节油达人。

信息检索
关键字
最新专题
图片

视频